网络线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网络线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广州频发底层打工者中毒事件38例二氯乙烷中毒

发布时间:2021-01-05 11:53:44 阅读: 来源:网络线厂家

广州频发底层打工者中毒事件 38例二氯乙烷中毒

在鞋作坊打工94天后,25岁、身体壮硕的吴兵冰倒下了。   之后,他出现了昏迷、记忆力丧失,两度被送进ICU抢救。到现在治疗两个多月,吴兵冰每天还需输液、吸氧,生活仍不能自理,连身上的病服纽扣都无力解开。   吴兵冰的病症不是个案。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住院部8楼职业病科,还有二十多名底层打工者,和吴兵冰发病的经历极为相似,也都是在小作坊,从事着与胶水相关的工种,后来都被确诊为“1,2-二氯乙烷”(下称“二氯乙烷”)中毒。   据广州市安监局新闻通稿介绍,去年下半年以来,广州发生的38例二氯乙烷中毒患者中,4例因医治无效死亡(3例已于接报前在南方医院死亡、1例于接报后在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死亡),3例达到出院标准出院,3例自行出院或转到当地医院治疗。   截至目前,已有25例被确诊为职业病,其中24例为重度职业性急性二氯乙烷中毒,1例为轻度职业性急性二氯乙烷中毒。   难闻的胶水   揭开桶盖能把人熏得直流泪   2012年2月23日,广州,阴天。   吴兵冰躺在病床上,眼睛无神地望着病房白色的天花板。随床陪护的弟弟吴启林,向南都记者倾诉他和哥哥短暂而又悲剧的打工经历。   25岁的吴兵冰是茂名人,一家五口人在农村,生活不富裕。在吴兵冰中毒之前,他们兄弟三人都靠在外打工谋生,年迈的父母在家种着一亩多地。   去年9月初,经老乡介绍,吴兵冰带着弟弟吴启林来到白云区石井镇环滘村打工。环滘村以制鞋出名,小作坊有上千家,只要稍会制鞋的手艺,就能找到一份工作。   9月10日,会制鞋的吴兵冰带着弟弟吴启林,顺利地进入千紫堂鞋厂。这工厂的名字,乍一听给人印象规模不小。其实,它是个小作坊,只有十几名工人,工厂面积也不过180平方米,里面堆放的都是制鞋的材料和机器。   千紫堂鞋厂,主要生产仿冒的“哈森”女鞋。吴氏兄弟的工作就是给女鞋刷胶水定型,制鞋专业上管这道工序叫“掹鞋”。   掹鞋离不开胶水。千紫堂鞋厂使用的胶水,装在一个方正的铁皮桶内,桶壁没有任何标签。这种胶水颜色淡黄,吴启林称之为“黄胶”。黄胶刺鼻难闻,揭开桶盖能把人熏得直流泪。   起初,吴启林很不习惯这种胶水味,但见大哥和工友都能忍受,慢慢习惯后就适应了。吴启林后来知道,很多小作坊都用这种黄胶。   用黄胶掹鞋时,吴启林和哥哥从不戴手套和口罩,一般双手并用,左手拿鞋固定,右手用毛刷涂抹胶水,经常双手粘满胶水。吴启林说,黄胶粘力强,凝固后紧紧粘着皮肤,极不容易清洗,要用热水搓洗5分钟才能舒服些。在制鞋的小作坊,工人几乎都是赤手操作,因为这样掹鞋灵便快捷,效率高。不过,小作坊的老板,也没给工人提供手套和口罩。   掹鞋工没有底薪,只拿计件工资。吴启林每定型一双鞋,就有5块钱的提成。吴启林加足马力,每天加班工作14个小时,能掹三十多双鞋。技术娴熟的吴兵冰,掹鞋还要多一些。但不是天天有鞋掹,小作坊也有缺材料和停工的时候。尽管黄胶难闻,但比起在其它行业打工,鞋厂每月平均3000元左右的薪水,兄弟俩还是不愿放弃。   密闭的冬天   密不透风的工作间,就像个大闷罐   兄弟俩比较满意掹鞋的收入。但好景不长,在去年渐冷的冬天,厄运降临到了哥哥吴兵冰头上。   千紫堂鞋厂终日不见阳光,为避寒,通风的门窗被关得死死的。密不透风的工作间,就像个大闷罐,空气无法流通,黄胶散发出的刺鼻味也越发浓,但工人还是一如往常,在里面紧张地忙碌着,没有一点防护措施。   12月12日,吴兵冰上班时突感头晕乏力。当晚6点,他下班去了工厂旁边的小诊所看病,被诊断为感冒。那晚,吴兵冰没有加班,吃了几片感冒药就睡下了。   翌日早上,吴兵冰沉睡在床。吴启林见哥哥没有起床上班,就叫喊了两声,吴兵冰无力地哼了哼,就没再说话。吴启林以为哥哥感冒还没好,便独自上班去了。   吴启林下午回家,见哥哥病情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,又跑去鞋厂找来了老板和司机,要求送哥哥去医院检查。吴兵冰此前身体壮实,但只病了一天就已不能站立走路。吴启林和老板三人连搀带扶,开车把吴兵冰送到了东方医院。   住院一天,吴兵冰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,反而更趋严重。第二天,他被紧急转送到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。让吴启林想不到的是,哥哥在医院突然陷入昏迷,且进食呕吐,立即进了ICU抢救。   此后,吴兵冰经救治开始好转,转到了普通病房。但不料,没过几日,他的病情出现反复,再次被推进了ICU抢救。发病两个多月,吴兵冰生命一度垂危,昏迷苏醒后,部分记忆丧失,连1317等于几都答不上来。   治疗至今,吴兵冰的病情虽比之前有所好转,但每天还需吸氧输液治疗,生活仍不能自理,连病服的纽扣都无法解开。庆幸的是,同在鞋厂接触胶水的弟弟吴启林,却没有中毒。   对此,有医生给出解释,每个个体的体质和所处环境不一样,接触胶水的量也不一样。   群发的病例   全市共有38例患者疑似中毒   17岁的罗双双,在白云区罗岗村一家手袋厂打工,从事刷黄胶、粘手袋的工作。去年12月31日,罗双双下班回家,突感头痛欲裂,呕吐不止,并伴有手脚发抖。父亲罗仕清吓坏了,赶紧打摩的把女儿送去了医院抢救。   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住院部8楼职业病科,还有二十多名患者,发病症状跟吴兵冰和罗双双极为相似,都出现了昏迷、手脚抽搐和大小便失禁。   除了发病相似以外,这些患者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。他们都是来自小作坊的打工者,也都从事着与胶水相关的工作。   连串的工人中毒事件,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重视。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中,从这些被查处的小作坊里发现黄胶、粉胶等辅料,并检测出二氯乙烷,其中有些含量高达20%-30%,浓度超标十几到二十倍。

锡林郭勒盟工业设计

黄石工业设计

赤峰产品设计

贺州工业设计